文化之约丨用时代审美打开传统文化

编辑:admin 日期:2022-07-22 16:23:46 / 人气:

7月19日,大型纪录片《寻古中国》在京开机。这部由央视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纪录片,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真实记录“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考古探源过程和心路历程,把观众的目光和思维又一次带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近年来,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节目和活动热度不断攀升,从《穿越时空的古籍》到《“字”从遇见你》,再到《鲜生史》……文化类节目年轻化表达正成为一种常态,让人们与历史文化从相遇到相知。
中国的“中”字,本义是一面旗帜
中国人的很多文化传统、思维习惯自古绵延至今,到底是什么伟大的力量能够在上下5000年的漫长时间里勾连起这么多世代变迁?毫无疑问,汉字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从最基本的汉字开始,结合孕育汉字的生活情境与历史场景,故事化讲述汉字的来源和流变。
在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世界里,有一个字从来都居于核心,那就是——“中”。它长存于汉字世界的原点,几乎支配了后者的存在与运行。《“字”从遇见你》第一集,讲述了“中”字的来源以及它所体现的处世哲学与人生追求。
说到中,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中国。那么,上下5000年,“中国”之称从何而来,在哪里能找到“中国”最早的出处?
恰恰就有这样一件青铜器,给了我们清晰的答案。斑驳的外表,讲述着历史的沧桑,展露出一颗深藏的“中国心”,它所记载的,是3000多年前两位年轻人关于如何使国家兴盛、传承荣耀的对话。
这就是保存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
何尊。(资料图片)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人总在不经意间,为后人留下一些线索。何尊的出现给了人们惊喜。何尊上的铭文“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
何尊铭文“宅兹中国”。(资料图片)
何尊铭文的大意是周成王五年四月,周王对宗族中的年轻人何进行训诰,内容讲到何的先父公氏辅佐文王,受上天之命统治天下。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统领天下。
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二字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逐渐派生出文化中心的含义。秦汉以来我国建成高度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之后,“中国”一词便具有了新的含义,演变成以华夏民族为主、多民族居住的统一国家的专有名词。
在《“字”从遇见你》中,出现了一块甲骨——“立中允亡风”卜骨。这块甲骨的不一般之处,在于刻着三千多年前商代武丁时期的重要气象资料。在这条卜辞之中,有“立中”一词,意思就是立旗观风,非常象形。所谓立旗观风,就是在场地之中竖立一根高杆,在高杆的顶端挂上旗帜或长飘带,这样就可以通过观察旗帜飘扬情况来判断风向气候。
而这里“中”字的形象,就是一面大旗。经学者考究,“中”本来是一面意义特殊的旗帜,作为召集部族民众的标志。人群集合时,这面大旗被围在中心。大旗飘扬在部落中央,既是部落的标志,也是指引部落成员外出归家的方向。“中”此后便延伸出中央、中心、最重要等意义。
汉字的背后有先人非凡的想象力和浪漫情怀,同时也蕴含着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与人生哲学。
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上来看,汉字建立的世界都极为深远、广阔与恒常。
一笔一画,勾勒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图景;
一撇一捺,描绘出华夏子孙的精神谱系。
首部中华古籍活化纪录片,从外到内透视古籍的魅力
不久前,《穿越时空的古籍》正式收官。这是首部关于中华古籍活化的纪录片,讲述了不同学者、艺术家修复古籍残卷、探究古籍内容的鲜活故事。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春夏秋冬四季轮替更迭着窗外的岁月,我们就是在这样一代代传承中,书写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的纸张,有“纸寿千年”之誉,距今传世最早的纸质档案,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平复帖》,在历经1700多年后依然保存完好,主要原因要归功于其书写载体——中国的纸。纸张的保护则是古籍保护的重要内容。
《穿越时空的古籍》从不同视角出发,具象展现了当代人们守护古籍的态度与决心。比如,《我在国图修古籍》讲述了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杜伟生等人通过研究古籍里的纸张来修复《永乐大典》,令这部集中国古代典籍大成的“百科全书”焕发生命力。
来自浙江大学的张涌泉教授与其团队,则在七万卷残卷的庞大工作量面前,几十年如一日“连缀缝合”,成功缀合残片后破解出巨大的文化价值。
他们,让我们看到了文化工匠们坚守的初心。
特别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古籍保护重点项目硕果累累,通过《赵城金藏》、敦煌遗书、《永乐大典》、西夏文献、“天禄琳琅”、纳格拉洞藏经的修复前后对比,我们可以细细体会古籍的传承与发展。
说起古籍工作,中华书局总编辑周绚隆认为:“我们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要想让当代人从古籍中看什么,我觉得首先应该看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古及今未曾改变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这一点在我们的典籍中屡见不鲜。”
据统计,我国典籍总量达到50万种,仅《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三套大型丛书,就收录经、史、子、集等古代典籍文献一万五千多种。
这些存世经典支撑起中华典籍,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古籍,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资源,更是中华文明历史底蕴的直接见证。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对于古籍保护工作来说如同及时雨,让承载着几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古籍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深耕传统的沃土,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
林林总总的文化节目深耕传统文化,既是时代需求,也凝结了视听内容生产者应时而变、与时俱进的创新探索。
有这样一档节目,选取历史上白居易、苏轼、曹雪芹、鲁迅四位“先生”为记录对象,瞄准他们笔下的美食,以美食为媒介,让他们与当代的我们产生交集。《鲜生史》,就这样用一道道美食,把虚拟艺术世界与烟火人间的生活打通了。
通过饮食,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先生”,通过“先生”笔下的美食文字,我们学到他们对饮食、对文化以及对人生的态度。
不要小瞧饮食文化,古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因为饮食中蕴含着为人处世、立身创业的道理。
如果回顾近几年热门的文化节目,我们会发现在深耕传统的同时,并不是简单照搬照抄,而是通过对原有文化素材的创新式呈现,与现代潮流元素相结合,增加互动性。有人对此评价,“做到了更懂年轻人的梗,将传统与潮流结合,从而收获大批的年轻态铁粉。”
创新的表达方式、多维的传播方式,让观众在文化需求及感官体验上得到了双重满足。更重要的是,各种创新式呈现,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
图为《书画里的中国》第二季所呈现的明代画家唐伯虎的《事茗图》。(资料图片)
伴随着优雅的乐曲与飘扬的竹叶,明代画家唐伯虎的《事茗图》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画中,两位朋友相聚雅集:门外,一位老者执杖、侍者抱琴,正走过小桥前来拜访;房中,一位长者泡着茶,静候友人的到来;后舍,一个童子正摇扇烧水……
这是《书画里的中国》第二季的鲜活场景。在这档节目里,观众可以在马场中,找寻宋代名画《五马图》里的凤头骢、照夜白、满川花等名驹;“穿越”回建安年间,感受顾恺之《洛神赋图》里的千古愁思与爱情故事;在《富春山居图》中纵览“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江南山水,感受黄公望“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这些文化元素,如同充满诗意的山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派书画共美的东方气象,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审美哲学。把历史线索、片段最大限度地还原为文化场景和体验,以清新的文风和年轻的表达,在寻找大美山河中,感受千载不息的人间传奇。

现在致电 010-66881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