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华文化认同初探

编辑:admin 日期:2019-12-11 09:21:44 / 人气: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演讲,第一次提出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文明观。在此之后又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在多个重要场合深刻阐述了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并通过“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搭建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过程表明,一种文化能够通过与其他文化交流碰撞和冲突融合而保持其生命力,是实现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立足新时代,如何在更广泛的交流互鉴中吸收其他文明有益成分,又在交流中坚守自身优秀传统和鲜明底色,巩固和强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文明交流互鉴与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关系审视
  所谓文明交流互鉴,是指不同社会文明群体之间以平等、友好、客观公正的态度将自己的文明推介、分享给其他群体的交往活动过程,表现为不同文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相互借鉴与相互融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因此需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一) 文明交流互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从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曾经历过在接触中相互了解、在冲突中相互伤害、在交流中寻求共识等发展阶段。但从主线上看,在不同时期、不同文明之间大多存在着相互交流与传播。马克思在 《共产党宣言》 中曾断言:“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文明交流不仅在古代,精神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也存在超越国家和民族实现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共同发展繁荣的可能性。
  当然,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因为文化背景、核心价值理念的不同,碰撞难免会发生。冷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因民族与宗教问题引发的冲突多了起来,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得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在于文化方面的差异”的结论,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一些国家、地区间的矛盾冲突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深入研究不难发现,“当今世界冲突中的文明与文化冲突只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是利益的冲突”。无论是伊核问题、中东的恐怖主义问题等,核心都是利益之争。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尽管文明的源起、主旨、路向以及文化的核心价值、主体的思维趣向都有差异,但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不容易被另一种文明去改造、同化,甚至取而代之。并且随着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增多,“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将会是文明发展的大趋势。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不断走向深入,各国之间既共同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的国际形势和更加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对新的世界格局和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文化文明的力量是彼此互相尊重、建立信任、实现合作的重要支撑。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通过交流互鉴,消除文化壁垒,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维护世界和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育相通的价值理念、增进彼此的理解包容。
  (二) 中华文化历来是参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主体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独步世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并以开放包容的性格特质,尊重文明多样性,主张文明间对话交流、和平共处、和谐共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它以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深刻影响周边国家、地区乃至世界;对内则形成了多元一体、尊重差异的文化格局。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体现在对待外域文化上,本着“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的理念,以开放的胸怀,博采众长,扬弃吸收。以佛教为例,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便融入了本土,与我国的儒、道、玄等文化交汇融合,流传和发展至今,足见其得到了充分的接纳与包容。唐代是多元文明交流的黄金时期,多地的文化大量涌入首都长安,使之当之无愧成为中外文化汇聚的中心,音乐、舞蹈、运动、宗教等均获得多元发展,形成良好的文明交融互通局面。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压迫,中国知识分子仍不忘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如影响了当时很多仁人志士的《天演论》,通过传播进化论与西方哲学思想,应合了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时代呼声。这种对外来文化所保持的开放心态,展示出中华文化有容乃大、强调和合的包容性格。
  中华文化在对待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上,展现的是自然融合、广泛吸收的包容。司马彪著《续汉书五行志》 中曾提及,汉代北方民族的器用杂物、乐器歌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大融合时期,文化的包容性得到极好呈现。堪称中华文化瑰宝的雕刻建筑艺术作品大多凝聚着多民族文化的色彩,如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多是包括汉族、鲜卑族、吐蕃族以及西域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盛唐时期,胡汉文化融合发展,促进中华文化更加生机盎然,丰富多彩。
  这种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保持着宽容豁达的性格,在发展中产生非凡的融合力。从民族的视角看,它使中华文化在汉文化基础上有机地吸收了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而各少数民族文化也融入了主体民族文化的精髓,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一体多元”中建构起民族厚重而强大的凝聚力。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性格贯通古今,形成看待世界文明的独特视角。今天,我们依然尊重和支持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我们坚信,只要秉持包容精神,“文明冲突”就可以化解,文明和谐就可以实现。
  (三) 正视文明交流互鉴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
  所谓认同,即归属或认可的意思。文化认同就是人们长期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生活形成的对该文化的认可与归属感。文化认同是个体确立自身“民族国家”归属感、民族身份与主导价值观念的过程。任何一种文明,都脱胎于各自的历史和传统,这使各种文明既有相通之处,也往往具有极强的辨识度。多元文明交流既可能强化不同文明的自我觉醒、自我意识,从而建立更高程度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也可能带来一种文化自身核心价值观的弱化与消解,以及成员价值选择的困境。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去看待并解决这一矛盾。
  一方面,随着文化交流越深入、现代化越深入,作为文化内核的价值观也必然出现多元走向。不同价值观的碰撞会降低社会共同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而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可能会出现价值选择的矛盾与困惑,甚至带来文化认同的迷失。有学者忧虑:“在文化上需要归属感是人的一种本能,认同迷失不但是对人之归属需求规律的背离,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维护。” “中国不仅要面对西方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受到西方话语体系的控制,其本土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主流地位正在被侵蚀、消解,甚至是摧毁。” “一个民族如果丧失文化主体性,文化便没有了灵魂,就会导致文化失落感,引发文化认同危机。”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这是不可逆的历史潮流。在文化的对话与碰撞中,认同问题日益得到普遍重视。要以理性的态度和正确的方式去面对,既要不断汲取多元文明营养,也要激发中华文明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强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具有民族性、历史延续性、稳定性等特征,也使得不同文明可以保持自身独立性,并在文化自觉与传承中增强自身的文化认同。
  文化与民族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文化特征的把握首先是文化的民族性。民族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载体,民族共同体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共同体。一个民族文化历史越长,文化积淀越厚,民族性就越强。文化的民族性决定文化多样性,除了中华文化以外,古代文明史上的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等,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都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不仅体现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天下一统的国家观、人伦和谐的社会观、兼容并蓄的文化观、勤俭耐劳的生活观”,也体现在其内容体系上“多元一体”的独特特征。这是由中华民族共同体结构的“多元一体”性决定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各民族在保持语言、习俗、宗教信仰等多样性的同时,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历史演进的特点决定了中华文化发展也具有“多元一体”特色。“多元”表现为各民族各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一体”表现为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在历史发展中逐步交融、整合形成的中华文化共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中华文化的内涵特质,揭示了中华文化与56个民族文化间的多元一体关系,阐明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特征。这种对文化的理解既保持了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充分尊重,也强调了文化的整体性,有利于最大程度上凝聚共识与人心,并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形成内聚力,巩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文化发展具有历史连续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深植于自身的历史传统之中,也必然带有不可复制的独特基因与气质。这种基因可以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得到强化和彰显,唤起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与自我觉醒。“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千年,自成一体而文脉不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起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积累的思想营养和实践智慧,正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文化基因。努力传承好中华民族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激活其生命力,在实践中进行新解读,就一定能使中华文化认同更加深入人心,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

现在致电 010-66881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