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的光影》解说词

编辑:admin 日期:2018-10-19 08:44:29 / 人气:

【字幕】2017年农历正月日,祁连山脚下某乡某村正在上演一台河湟传统皮影戏。已连续演出三天三夜,今天是最后一场压轴戏。
【同期声】(演出现场) 农民皮影戏班新艺社来自大通县黄家寨镇东柳村,每年冬春两季走村串乡,辗转各地巡演。一个戏班,五个把式,历时一年光阴,行程两千多公里,演出150多场次,经年累计上千场。每到一地,人们扶老携幼,观者如堵。这次在门源县登台首秀,尽管高原春寒料峭,朔风凛冽,在欢闹的锣鼓声中,大伙儿纷纷聚拢戏台前,看得津津有味,饶有兴趣。
【同期声】(马老汉、周邦辉) 昼夜不歇地连轴转,班头周邦辉略显疲态,但习以为常。唱皮影戏耗费精力、消耗体力也彰显功力,如同所谓不插电、不假唱的摇滚live。这份自信与坚守,源自影子匠对传统文化的疯魔痴迷和硬桥硬马的扎实功底。坐在幕布后挥洒自如的周邦辉,就是当年趴在幕布前心醉神迷的乡村顽童。外曾祖父是远近闻名的皮影雕刻匠人,那些色彩斑斓、活灵活现的驴皮小人,伴随他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同期声】 沉湎于河湟民间皮影文化的濡染熏陶,周邦辉17岁登台亮嗓,初露锋芒。22岁投师朔北民间皮影艺人靳生昌门下,全面系统学习舞台表演与制作技艺。聪慧勤谨的他很快脱颖而出,独挑大梁。随后自立门户,组建班底,在长期的基层演出中声名鹊起,表演水准和行业声望日益提升。开始频繁出现在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省内外文化旅游活动和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得到文化专家高度肯定,先后被评为市级文化中心户和省级、国家级非遗项目皮影戏传承人。然而,辉煌舞台下的现实迷惘,却带来无法释怀的情感落寞。
【同期声】 河湟皮影发源于陕西西路皮影戏,文化传播东渐西进,逐水土而居,植根高原文化沃土,流变为独具地域特色的戏曲形态。影子腔以秦腔、晋剧、眉户、梆子等地方戏的板腔体为主干,汲取当地民间曲艺小调精华,使用青海方言演唱。阳腔高亢明快,阴腔婉转悠长,行板快慢有致,道白诙谐风趣,叙事抒情各擅其长,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百姓的喜爱和追捧。
【同期声】 三尺生绢做戏台,口述千古事,手舞百万兵。皮影戏又称灯影戏,一帘幕布,一束光影,伴随着锣鼓铿锵,丝竹悠扬,一声古腔古韵如黄钟大吕,让沉睡箱底的皮影子梦回千年。英雄豪杰的恩怨情仇,才子佳人的生死不渝,庙堂江湖的奸邪忠贞,怪力乱神的炫技斗法,在奇幻瑰丽的舞台上轮番上演,幕开幕合,演绎出人性的善与恶、真与假、正与邪、是与非,讲述亘古不变的哀伤和喜悦,悄然融入每个人心田,
【同期声】 古老的光影艺术流传河湟边陲数百年,渐变出别样的色彩和腔韵,依然葆有原初的气质风貌,在乡野村陌的庙会集市喜闻乐见。婚丧嫁娶、添丁祝寿、祭神拜佛,都少不了皮影班子搭台唱戏。在鞭炮齐鸣、鼓乐喧天中,人们敬天谢地,祈福祖宗神祗,用应景的戏剧表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诉求。
【同期声】 河湟皮影是民间戏曲的活化石,也是造型艺术的始作俑者。生旦净末丑千姿百态,各有分派。五分脸的平面形象,被抽象或写实,赋予二次元表现空间。皮影制作刻工精美,造型夸张。大都选用上好的驴皮或牛皮,经过浸泡、脱毛、铲削、磨光等多道工序,让皮革晶莹透亮。然后切割成薄厚大小不等的材料,进行稍子、身子和衬景的图样设计。皮影雕刻分为透雕和半透雕,分别体现线条刻画和块面镂空的不同造型。角色脸谱绘雕往往强化五官的夸张变形,以突出典型形象,凸显立体透视。雕刻完成后敷彩着色,将红、黄、蓝、绿、黑五种透明色均匀平涂,加以勾线和晕染手法,呈现出艳丽明快的形象质感和气韵生动的光影效果。最后,上胶涂油,熨烫平展,装配身体部件和操作手杆。一件皮影作品大约一尺多高,基本由11个部件和9个活动关节组成,通过机械化表演,体现卡通式的动态韵律。
【同期声】 周邦辉是河湟皮影行当后起之秀,以自身的悟性努力,不断勤学苦练,提高表演技艺。在多年舞台生涯中,各种器乐演奏驾轻就熟,跟同伴搭档配合默契,唱念做打各司其职。根据不同故事剧情,熟练调度着手中人物依次出场。或低吟浅唱,或引颈高歌。每唱至酣处,情动于衷,浑然忘我。悲怆苍凉的嗓音穿云裂帛,动人心魄,仿佛穿越历史时空和先人酬唱互答。台上台下悲欣交集,共同完成一场娱人娱神的狂欢派对。曲终人散,灯火阑珊,又马不停蹄赶赴下一个舞台。
【同期声】 河湟皮影将美术、音乐和戏曲融为一体,极富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因此被政府列入非遗文化保护项目,建立地方合作机制,提供扶持资金,整理保存资料文献,大力培养传承人,推进市场发展。但时过境迁,电视网络与传统文化日渐疏离,经济效益和行业存在感今非昔比,而且面临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的传承瓶颈,很少有年轻人对土得掉渣的皮影戏感兴趣。他试图在逼仄的罅缝中寻求创新和突破。
【同期声】 新艺社影子匠平均年龄已年过半百。作为戏班箱主和台柱,周邦辉春秋鼎盛,唱奏俱佳,编导、演员、财务和统筹集于一身。演出间隙还要挖掘整理资料,研读戏本,练功吊嗓,目前已熟练掌握两百多出濒临失传的传统剧目,并潜心创编现实题材剧目,尝试打破程式化表演路数,迎合现代观众欣赏口味。长年奔波操劳,身心渐感不支。他只能用梦想支撑着摇摇欲坠的舞台。
【同期声】 一座简陋舞台,一些茕茕身影,在河湟高原风雨兼程,在雾霾都市孤光自照。苍凉而铿锵的光影,在幕布两端对立着古老情怀和时代迷思,传达出现代与传统的共通焦虑,呼唤着诗意的田野和美丽的梦想——乃至希望和爱。
(本版文/图均由西宁广播电视台提供)

现在致电 010-66881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