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文化产品 精准提供文化服务 沭阳:文化惠民提升百姓获得感

编辑:admin 日期:2019-05-02 09:26:43 / 人气:

沭阳迎来两件标志性的文化大事件:一是作为沭阳文化地标和历史文化重要载体的吴印咸故居隆重开园,二是以悠久历史为依托的综合性文化景点——胡家花园开门迎客。
“沭阳要立足历史文化,努力打造特色名片,全力推动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兴盛,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沭阳县委书记卞建军表示。
文化设施“硬”,百姓乐起来
“从去年首届‘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暨中国沭阳主题学术摄影展’在沭阳开幕,我就开始关注了,好期待今年‘五一’节吴印咸故居开馆。”沭阳市民薛敏说。
吴印咸是从沭阳走出去的红色摄影大师,新中国摄影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吴印咸故居由故居原貌、艺术展厅、三名公园、传承基地四个部分组成,成为市民休闲的又一好去处。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沭阳县退休教师李金民说。沭阳县图书馆建成40家分馆,服务群体覆盖全县,博物馆也免费开放。
1.28万平方米的文化馆新馆即将开门迎客,1.1万平方米的美术馆、9300平方米的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1.65万平方米的图书馆新馆建设正在启动……沭阳在苏北地区率先实现“县有四馆”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城区新建朗读亭、唱吧、民俗戏台、群艺舞台、书吧、城市书房等小型文化设施,完成396个行政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
去年一年,沭阳送戏下乡160场,送电影下乡4116场,送图书1万余册。县文化馆组织志愿者宣传队开展“非遗进万家”展演100场。全县474个村农家书屋拥有编目图书约60万册。沭阳还连续多年举办“沭水欢歌”“欢乐广场”“花乡歌会”“淮海戏大擂台”等系列文化活动,其中“花乡歌会”获评省首批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优秀文化活动品牌。
文化事业“靓”,精品多起来
近日,在沭阳县蓝天商贸城东门广场,300余名朗诵者以生动活泼的“快闪”形式,拉开“书润沭阳 全城共读”第七届读书节的序幕。
4月21日上午,沭阳县胡集镇开华文化大院内,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读会正在举行。“常来大院听听学学,咱农村人也要跟上时代潮流。”村民李占卫说,大院有图书数千册,电脑、投影仪一应俱全。像这样的文化大院,去年全县建成14家。
“沭阳准确把握新时代群众多样性文化需求的新特点,精心设计文化产品,精准提供文化服务,文化产品和服务更接地气。”沭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彭伟表示。县里拿出1300万元专项资金发展文化事业,政府设立最高文艺奖项“紫藤文艺奖”。一大批“接地气”、“有人气”、受群众欢迎的优秀作品应运而生。歌曲《虞姬》荣获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位列歌曲类第一名;《惊喜》等3件摄影作品获评中宣部宣教局“最美中国人”照片征集展示优秀作品;小戏剧本《瓜为媒》获评文化部戏曲剧本孵化计划项目……仅去年一年,全县文艺作品获省级以上发表、入展、获奖的就达245件,其中国家级101件,创历史新高。
文化产业强,腰包“鼓”起来
走进沭阳国际图书城,数百家大小书店里,一本本图书被快速打包、装运。“这里日均图书交易量近7万单,去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其中90%是网上销售。”沭阳县图书协会会长张荣华介绍。目前,沭阳国际图书城已跻身全国三大图书市场之一,从业人数、交易金额位列华东地区第一,是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
让百姓腰包鼓起来,是沭阳“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在沭阳南部新城,新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期图书城已运营。该项目将形成“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即以数字出版产业园为核心,打造图书文化产业园、盆景设计产业园、婚庆创意产业园,全部投入运营后,可实现年营业额约20亿元,带动用工8000余人。
这些年,沭阳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举措频频推出:举办两届“金石榴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培育旅游文化、科技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目前全县共有文化产业企业1710家,从业人员2.3万余人;以花为媒的文化嘉年华如火如荼,去年花木节7天共接待游客及花木盆景产业从业人员36万余人次,实现销售额5.2亿元;启动实施古城墙和古城门修复工程;建设古栗林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打造虞姬故里虞溪村;开发花木生态旅游项目,建设西郊森林公园、耿圩田园综合体等。

现在致电 010-66881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