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文化——对传统的致敬,对未来的迎接

编辑:admin 日期:2020-08-05 15:23:19 / 人气:

停更貌似快半个月了吧,这段时间因为身体、琐事等诸多原因,很少码字了。失去了往日思维的灵动,耗在琐事里的感觉是很不好的。一度,不能多用视力看手机看书看电脑的那一周,每日看罢《乘风破浪的姐姐》,又从《声入人心》第一期细细观来,从最先开始的兴奋激动到最后也觉得索然无味了。我就在思考,也许,现代社会科技的发达,信息爆炸导致的被动接受信息,确实是很容易让人疲倦的,而真正能让人常活常新的源泉,永远是那些能提供自己主动思考的内容与形式。
所以,最近给自己安排了一个任务:每天听两集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化必修课》,用认真记笔记的方式正式地学习中国文化。
为什么呢?觉得自己喜欢文化艺术,想提高欣赏方面的修养,买了很多美学方面的书籍,但是发现中国的几位美学家如:宗白华、李泽厚、朱光潜,他们所写的美学专著其实是与传统中国文化息息相关的。最后,苦于自己输入非常不够,日常积累的零散的知识点迫切需要来一次系统的脉络梳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认识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
当我开始学习,做好了聆听枯燥理论的准备,却意外地被余先生优美的散文诗般的语言,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生动有趣的内容深深吸引。在最初的几个章节里,我仿佛徜徉在历史长河,跟着余先生来了一次世界古文化的巡游之旅,最后,被中国文化超越了其他古文化,获得唯一的特别的世界身份深深感动,有那么一刻,只差热泪盈眶。对这片土地,对这个民族的文化,更加有了深深的感情。做了一些读书笔记,分享一下吧。
什么是文化?
我们常说文化文化,可是具体什么是文化,是很糊涂的,也查看过一些关于文化的定义,那也是越看越摸不着头脑。余先生对文化的定义让我觉得简单清晰,他说:“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譬如,儒家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八大菜系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但是往往是生活方式在先,精神价值在后。这样理解的话,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的生活方式里创造出了不一样的文化,也就是说,任何精神价值的创造不是凭空而来,都来自于实实在在的生活。纯属自己的理解,也对琐碎生活的本质有了更多一份的尊重,忙完了这阵子,想看看日本纪录片《人生果实》,重温一下《小森林》了。
在讲座里,余先生说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研究结论是:一切文化的最终成果是人格。 鲁迅先生是真正懂得文化深意的中国现代作家。他把集体人格翻译成“国民性”,找到了一个当时的国民性象征体~阿Q,还写了《孔乙己》、《药》等作品,一直在寻找中国人的集体人格。虽然这些集体人格是负面的,这是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的严厉解剖。鲁迅明白,改造国民性,提升阿Q、孔乙己的集体人格,才是中国文化的出路。
而余先生认为,儒家把“君子”作为人格理想模型,佛家是“觉者”,道家是“真人”。于是,君子、觉者、真人互相呼应,又互相弥补,构成了中国集体人格的系统。
我对余先生的论述深表认同,觉得他浅显地讲述了比较深奥的理论,领悟到文化的本质,最终成果确实是集体人格。儒道释三者的有机结合,君子理想,觉者理想,真人理想,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化的宏大内涵。难怪,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潜意识里,这三者总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影响着我们的想法与行动。其实,儒道释的文化经由千年,渗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
其他古文化湮灭的原因
慢慢去梳理世界上其他古文化的脉络,在比较中去鉴别,认识,建立一些中国文化的框架结构,获得一些真心的感动。不得不说,这个讲座的视野是宽阔的,听完以后,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是自豪的。我梳理了一下其他古文明湮灭的粗略原因。
1.排位第一的巴比伦文化。这是人类文明的第一个现场,却是个永远的战场。一马平川、水草丰美、土地肥沃,时时刻刻吸引着掠夺者与征服者的目光,却缺少地理的纵深、回旋的余地,频繁的战乱中,文字、法典、城邦一次次被踩在马蹄之下。还有的入侵者会挖开河水的堤岸,让洪水冲毁他们的文明。
2.古埃及文化。干燥的气候,没有发生古迹的霉变。地理位置安全,造成长久的安定,也使文明相对保守,统治者维持神圣的光环,太阳神庙廊柱上的象形文字,没有人读的懂。长期稳定的集权王朝,必然积累起庞大的世袭官僚集团,分裂,外敌,由于撒哈拉沙漠很难深入,尼罗河岸边的战场变得异常紧逼残酷。
3.古印度文化。印度文化消失在眼花缭乱的自相掩盖、自相挤压、自我踩踏当中,佛教也是这样消亡的。历史消亡在想象中,真实中断在传说中。
中国文化为什么保存完好,源远流长?
在与其他古文明的对比之中,我进一步看清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穿越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险境闯关,获得重生,提升了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获得了唯一存活的世界身份。那又是什么原因让中国文化获得了世界身份呢?我总结了几点。
中国地理位置有天然屏障。西北、西南有世界级高山,北部沙漠,东部大海,外敌不容易入侵。中国幅员辽阔,面积大,地形丰富,乱世时有扭转和回旋的余地。这让我想起抗日战争中发生在我们这块土地上的石牌保卫战,只能让人感叹一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地形的优势有利于保卫战,也让蜀地相当长时间保持着安定。
发生内战时,胜利者无论是汉人还是北方游牧民族,都只想把持中国文化,而不是摧毁中国文化。这让我想起北魏王朝,开国皇帝拓跋珪因为汉化主张陷入精神分裂,而他的子孙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依然坚定实行彻底的汉化,因为他意识到:一切光荣来自改变。
中国文字是通识密码,力求广为传播,成了中国文化流传、生生不息的基础。这个当然要感谢做了焚书坑儒这件不可饶恕的大坏事的秦始皇,统一文字、改分封制为郡县制为中国文化打下了永恒的底盘。 中国的血缘家族文化,形成中国文化的生命后裔。
中国文化始终保持着一个稳定的主题构架。无论是《周易》的哲思,还是《诗经》的文采,亦或是《史记》提供的永恒目光,无不建构着中国文化的构架。代代延续,让中国文化有了近似的精神价值归向和上下相通的文化传承系统。
四大古文化,只有中国文化不间断活了下来,因为这个唯一,取得了人类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
最后,想说:学习总是快乐的,原因只有一个,常学常新,常活常新。变化是永远的不变,学习让我们敞开胸怀,迎接变化。而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来学习中国文化,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对未来最好的迎接。

现在致电 010-66881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